埃蒙斯退役(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2023年04月02日 15:49 来源:足球直播吧

今天是 2021 年 7 月 20 日,由于新冠疫情肆虐,被迫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要在本周开幕了。

25 年前的 1996 年 7 月 20 日,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这是中国射击运动员王义夫第四次参加奥运会。

王义夫和银牌

王义夫,1960 年 12 月 4 日出生于辽宁辽阳。从 1984 年到 2004 年,王义夫连续六次参加奥运会,是中国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2004 年雅典奥运会夺冠时,他 43 周岁,成为夺冠年龄最大的中国奥运冠军。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王义夫第一次代表中国出战奥运会,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以 564 环的成绩获得铜牌。

1988 年汉城奥运会,王义夫代表中国出战男子 10 米气手枪,结果资格赛未出线仅以 578 环获得第 15 名的成绩。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王义夫分别在男子 10 米气手枪以 684.8 环获得金牌、自选手枪慢射以 657 环获得银牌。

时间来到 1996 年,第 26 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在出征前,王义夫由于内耳道发炎,引起了头痛头晕,他的身体一直处于十分疲惫且虚弱的状态。

在抵达亚特兰大时,他甚至是被担架抬下飞机的。在奥运村的日子,他也是一边训练一边治疗。

1996 年 7 月 19 日,男子气手枪比赛的前一天,王义夫曾两次昏厥。当领队问他能不能参加比赛时,他坚定地说:“我死也要死在靶台上!”

王义夫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已经取得一枚金牌,但是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成绩越好,各方(包括自己)的期待就越高。尤其是对于运动员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只能进步不能退步。

1996 年 7 月 20 日,在前往比赛场地前,王义夫还在发烧。但是对于他而言,已经没有撤退可言。

关键时刻王义夫顶住了压力,在最后一枪之前,领先第二名 3.8 环,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将金牌收入囊中。

然而意外就是这样不期而至。

在最后一枪即将击发之时,他眼前突然一片漆黑。面对所剩不多的射击时间,他只能凭着感觉打出最后一枪。

最后一枪打出 6.5 环,最终王义夫以 0.1 环之差丢失金牌。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银牌,对于中国运动员而言,很难说是一种胜利。有人说,王义夫像是一名耗尽了体力和精力的马拉松选手,在冲线一刹那突然跌倒。

不过这一次的经历仿佛释放了所有的压力。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王义夫以 686.9 环的成绩获得男子气手枪比赛亚军。

2004 年,雅典奥运会,王义夫以总成绩 690.0 环在男子 10 米气手枪决赛中获得金牌。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10米气手枪金牌后泪洒领奖台

2005 年,王义夫退役,同年当选为国家射击队总教练。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王义夫执教生涯最辉煌的时刻,5 金 2 银 1 铜,超越了雅典的 4 金,创造了中国射击队的历史最佳战绩。

2014 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大会,王义夫当选为射联副主席。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王义夫离开教练岗位。

2017 年,中国奥委会正式组建专家委员会,王义夫成为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

2020 年 12 月,射击名宿、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义夫到龄退休。

唯金牌论

“唯金牌论”的观点在大众眼中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好现象。

王义夫的故事没有止步于那枚银牌,他经历足够努力也足够幸运,在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位置上光荣退休,可以说是善始善终。

在中国谈到奥运会就离不开四个字“举国体制”,在早些年更是如此。“唯金牌论”大行其道,所以我们看到了李宁被骂到退役,刘翔倒在 110 米栏的赛道上。

那些年,“金牌”象征的不仅仅是冠军,更是代表了民族的崛起,代表了我们踢翻了“东亚病夫”的招牌。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当然,我们在面对外国选手的时候,通常能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比如射击届的“活雷锋”埃蒙斯和体操界的“活化石”丘索维金娜。

面对“举国体制”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运动员们,尤其是那些相对小众的项目,与其说金牌是社会中各个层面对他们的要求,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毕竟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像王义夫、像姚明一样,在专业领域谋得一官半职,更不都能像刘翔一样,在退役前赚够足够的钱。(注:此处均为褒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获得过奥运会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没有出现过“穷困潦倒”的情况。

与之相比的是中国体操运动员张尚武,他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他不是奥运冠军,但也算是一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曾入选国家体操队,并在北京大学生运动会获得两枚金牌。他因伤退役后为了生存,曾在街头卖艺,后来以100元的价格贱卖掉了金牌,最后甚至因为盗窃而入狱。

除了孙尚武,昔日曾是全国体操冠军的孙旭光、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40多个全国冠军,20多个亚洲冠军的举重运动员才力、全国自行车冠军徐翠娟等等,在退役后的日子都十分困难。

所以,你说奥运金牌对于运动员而言重要不重要?

时至今日,我们作为观众对于运动员们的期望已不限于金牌。

在里约奥运会的女子 100 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以 58 秒 95 的成绩获得第三,晋级决赛。赛后,傅园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这次比赛,自己没有保留实力,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显然,傅园慧的回答并不符合记者的预期,但是她却凭借“洪荒之力”成功出圈。

但是,客观来讲,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竞技体育对于冠军的追逐是天然存在的,更何况每一位运动员所代表的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王义夫和他的奥运会银牌

当然,关于“唯金牌论”,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不是中国特色,在美国、法国、英国甚至古巴等国家都普遍存在。同时“唯金牌论”的观点在大众眼中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不用每天盯着金牌榜。

更何况,我们作为观众,能感受到比赛的精彩,分不到那块沉甸甸的金牌。

评论 已有 ( 199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